这是一份攻坚克难、稳住市场主体而交出的完美成绩单——
今年1至11月,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5余万户,同比增长4.9%,市场主体总量达35.9万多户。
这是一份“拼经济、搞建设”、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执行清单——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34.79万户,同比增长5.85%;民营经济增加值1221.85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64.3%,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9%。
这是一份严监管、护公平,优服务、惠民生的满意答卷——
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大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联合多部门开展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三年行动。截至11月底,立案查办各类案件4500件,6件案件先后被省级部门联合挂牌督办,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59件。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展现出全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着力打造“五个市监”、争创全省一流的澎湃动力,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为加快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贡献市监力量。
家住顺庆区丹桂路19号的居民唐龙华长期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企业也因为三年疫情的折腾和外贸订单不饱和而停产,最近返乡回家开办超市。他来到市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市场监管服务窗口,几分钟就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办事速度令人满意!”唐龙华这样评价。
临走时,工作人员告诉唐龙华,实际办理个体或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可以在网上办,今后年审就在南充“智慧市监”办理,用不着跑路。“好的,谢谢!”唐龙华深深感受到优质服务带来的温馨。
像这样的例子,仅仅是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打造五个市监、争创全省一流”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已有37项工作获各类表彰表扬或在全省系统作经验交流,多项经验做法先后被国务院食安办、省委《每日要情》、省政府《政务晨讯》及省市场监管局简报刊用推广,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充分肯定。
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拼经济、搞建设”、建设“六个区域中心”等重点工作,市市场监管局多管齐下、多方联动,稳市场主体、稳经济发展大盘,推动实现市场监管重点工作“稳”得扎实、“进”得有效,让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监管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甚至全国推广,源动力何在?在与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交流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讲政治、建铁军,全力打造“忠诚市监”。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三力”,以政治引领业务方向,以业务彰显政治效果,毫不动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紧紧围绕中省市决策部署,保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干”的作风,不断提振精气神、增强责任心、强化执行力。
——强监管、保安全,全力打造“平安市监”。严守职能要务和底线要求,将安全作为首要民生大事,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用心用力守牢市场安全底线。
——护公平、惠民生,全力打造“法治市监”。更加注重监管执法的“时度效”,既“以法为尺”当好“铁面包公”,又“以人为本”当好“教书先生”,全力确保监管执法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键溯、提效能,全力打造“智慧市监”。围绕安全在线监管、政务高效服务、行政执法监督等职能需要,创新建设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一键溯”智慧监管平台,让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动监管机制创新、流程再造和工作方式转变。
——优服务、促发展,全力打造“阳光市监”。牢固树立“市场监管部门也是服务发展部门”的意识,以优质主动服务助力“稳市场主体”工作,倾情投入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和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市场监管职能。市市场监管局党组开展会前学史、学法、学纪“三学”活动,教育引导干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以铁的纪律锻造过硬作风。制定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规范机关运行“十八条”措施,对症开展“三违规”整治、纪律规矩培训、集体廉政谈心谈话等,建立“每月一通报、半年一报账、全年一赛马”工作督查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在全市“拼经济、搞建设”和“六个区域中心”建设的主战场中,人人争当护航发展的“尖兵”,涌现出“十佳最美市监人”“十佳执法尖兵”21名基层一线先进典型。
前不久,远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开办红木家具厂的李林返乡创业,准备将厂迁到嘉陵区开办红木家具厂。李林来到市市场监管局办事大厅咨询,工作人员热情讲解了开办家具厂的前置条件和公司名称预核、注册资金、经营范围、合伙人征信等情况,同时,还可以减免开办费用。“这样的好政策、好环境,一定要把厂办起来。”李林豁然开朗。
稳市场主体,制定一揽子配套政策。出台“25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助力市场主体发展“政策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3个小时内,减免企业开办费用848万元。创建“012345”审批模式,将20项许可(备案)事项办理时间压缩至2小时,办结各类许可(备案)事项3680件。建立三张清单包容审慎监管机制、012345审批工作机制,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集。
为促进民营经济稳健发展,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我为民企办实事解难事”六大活动、“助企纾困十大行动”、稳市场主体“三送三促”活动,发放“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着力当好市场主体的“保育员”,实实在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1836个。
既要稳住经济大盘,更要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出台了《南充市质量奖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指导企业开展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为6家企业颁发第二届南充市质量奖,组织20家重点企业参加第二届“天府质量奖”申报,评选5名南充市2022年度“优秀首席质量官”,2名企业工程师分别荣获“天府十佳首席质量官”“天府优秀首席质量官”;在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建立“南充(吉利)质量提升培训基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市市场监管局先后出台《南充市促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政策措施》,设立市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100万元,联合西华师范大学成功申报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启动首批市级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培育,完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功注册“南充柑桔”“仪陇茧丝”2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桑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晚熟柑橘”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分别通过国、省验收。截至目前,全市新注册商标5318件,有效商标注册总量达43144件;新增授权专利2506件,拥有专利总量10731件。
民生为重,民生为先,保障“放心消费”“安全消费”,是全体“市监人”的使命担当。
“这里的水果、蔬菜很新鲜,价格也很合理。”12月13日一大早,果蔬经营大户彭宗民来到位于顺庆区潆华北路一段的川东北农产品批发市场,购买了满满一三轮车的水果、时令新鲜蔬菜。“在这里购买的农产品很放心。”彭宗民感受颇深。
记者所到之处,“放心”成了市民们消费的关键词。而“放心”的背后源于我市市场监管部门高质量完成20个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创新打造9条“食品安全样板街”,开展“快检+电商”穿透式监管工作试点。
民生点滴所涉,市场监管部门念兹在兹。
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校园以及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等专项行动;推进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排查风险隐患5.83万户次,发现并处置问题3.6万个,完成处置率100%。
加强药品监管,狠抓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采样棒质量监管,扎实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查办药品类违法案件709件,位居全省前列。
加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深入推进电梯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平台、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真真切切让人民群众用得放心、用得安全。
紧盯重点领域开展执法检查,深入开展涉企收费、教育收费、粮食购销领域、加油(气)站及供水供电供气行业联动执法等专项检查,推动形成隐患高效清零闭环,扎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
强力整治市场乱象。扎实开展“春雷行动2022”专项执法行动,十年首获全省第一名。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价格监督专项检查、打击传销工作、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其成效均走在全省前列。
聚焦市场监管业务全环节,构建“3455”运行模式,用心用情为基层减负。同时,蓬安、嘉陵、仪陇等地,围绕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农村坝坝宴“云”监管、“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方面工作,积极推动市场监管进入数字化时代。
着力强化食品安全党政同责,首次向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和市食安委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制发个性化履责清单48份,首次与市纪委监委开展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联合督查并整治问题33个,首次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市委巡察监督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内容,首次摄制食品安全专题暗访片巡回警示,首次将食品安全纳入市场监管季度综合督查并整治问题311个,其工作做法被国务院食安办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