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零距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版块导航

≡南充生活≡
果城茶馆吃喝玩乐南充楼市装修家居南充妈妈圈南充汽车
≡商务频道≡
人才招聘
查看: 11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烟熏腊肉、香肠虽好吃,南充人必须要知道这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9 16:20: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逢年过节吃自制的香肠、腊肉,一直是南充老百姓的一个习俗。年关将至,市民们又开始扎堆腌制腊货,在市内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各种腊货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不少居民家的阳台和家门外,都挂起了一串串香肠、腊肉,年味十足。

吃着腊肉长大,是许多南充人共同的成长经历,对于这种食物,不少人都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特殊情感。但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南充老百姓对于如今被贴上了“不健康食品”标签的腊货又有哪些新的看法?应该如何在延续传统习俗的同时兼顾健康和环保?


市民心声有香肠腊肉更有年味

家住高坪区的郭婆婆家里,每逢过年腌制香肠腊肉的习惯已经延续了三十多年。“我们都爱吃妈妈做的香肠腊肉,特别香,吃了几十年了,离不开那个味道。”郭婆婆的女儿杜女士说,在她小的时候,只要每家每户的饭桌上能闻到香肠腊肉的香味,就知道是过年了,因为平时吃油荤少,闻到腊肉的味道,口水都要流出来。回忆起儿时情景,杜女士说,对于他们这代人来说,香肠腊肉的味道就是年味。

市内的大部分有中老年人的家庭,依然保留着腌制腊货的习惯。但在一些80、90后的年轻夫妻家里,却很少看到有置办腊货的情景。“我还是挺喜欢吃腊肉的,但是我和老婆都不会做,只有父母每年要做一些,过年就回父母家吃。”今年31岁的张先生说。“我们平时吃这些很少,但过年还是要吃,感觉吃着香肠腊肉才像是在过年。”




医生提醒腌腊制品应尽量少吃

和郭婆婆家不同,家住顺庆区的任先生一家今年没有腌制腊货。“我们家都好几年没有腌制腊货了。”任先生说,他和妻子原本都非常喜爱吃香肠腊肉,以往每年过年家里也会腌制一些,但是近几年,夫妻俩却开始忌嘴了。“我们都是年过五旬的人,身体开始逐渐犯起毛病,香肠腊肉是腌制食品,吃了对身体不好。”自己和妻子都患有高血压,医生嘱咐他们平时要避免吃太咸的食品。考虑到健康问题,从2013年开始,任先生夫妻便决定不再腌制腊货了。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一些市民慢慢开始减少食用腌腊食品,有的则干脆不再食用。那么,食用香肠腊肉这样的腌腊食品到底对健康有哪些危害?是不是就要坚决杜绝这样的食物?是否有一种健康的吃法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中心医院副主任营养师陈显荣。

“香肠腊肉是用大量的食用盐腌制而成的,放置久了会产生亚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亚硝酸盐会转变为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陈显荣说,不仅如此,香肠腊肉在经过长期存放后,还可能因为湿度大引发霉变,产生致癌霉菌,因此在存放时应尽量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此外,香肠腊肉一般都制作得很咸,大量摄入含盐量高的食物,对肾脏、心脏功能都有影响,容易引发高血压等疾病。

陈显荣还特别提醒市民,香肠腊肉被烟熏后,烟气中含有一种强致癌物苯并芘,会沉积在肉制品上,因此制作香肠腊肉最好是选择自然风干,尽量不要用烟熏。

“尽管食用香肠腊肉有一定的危害,但并不是说香肠腊肉就不能吃,食物的危害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要避免长期大量食用香肠腊肉,偶尔吃一些对人体不会造成大的影响。”陈显荣说,食用腌腊制品还要注意几点,一是切记不能长期大量食用,应尽量少食;二是烹煮方法最好是水煮加热,这样可以减轻亚硝酸盐的含量;三是在吃的时候要尽量搭配蔬菜、水果、豆类等其他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部门呼吁市民应到指定地点熏肉

从市城管执法局获悉,今年市辖城区的集中熏肉点规划方案已经出炉,市辖三区将一共设置近90个集中熏制点,较去年增加了约20%,并将在近期全部启用。“我们选择的集中熏制点都远离主城区,尽量不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市城管执法局执法科科长孟晓林表示,在集中熏制点,三区会以街道办为单位,请专业人员帮助市民熏制,减少熏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待集中熏制点全部启用后,城管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有未在指定地点熏制腊肉、香肠的行为,将予以劝导、制止,对拒不整改者,将予以相应的处罚。”孟晓林表示,今年加大了对市民违规熏制腊肉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拒不整改者,将处以罚款500元。

“熏制香肠腊肉虽是传统习俗,但熏制过程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孟晓林呼吁,市民若要熏制腊货,应到集中熏制点进行熏制,以此减少污染排放,避免对城区市民生活产生困扰。“近两年,通过一系列管控措施强力推行,我市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在全省名列前茅,‘蓝天绿水’又回到了市民的生活中,请各位市民要珍惜现在的优美环境,共同维护城市形象。”孟晓琳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6-12-9 19:53: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湖北
可以物

Uq5kVS6FfQm6.jpg (279.69 KB, 下载次数: 1)

Uq5kVS6FfQm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充零距离 ( 蜀ICP备110245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