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牌照不得出现遮挡、污损是交通安全常识。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在市辖三区投放的共享电单车,有的将牌照安装在车尾,还有的安装在位于车龙头前方的车篓内。
城管收缴无牌共享电单车
共享电单车上牌既可以控制投放总量,防止企业间无序竞争,同时也便于对车辆进行监管。当大量共享电单车牌照安装在车篓内被遮挡,能否发挥牌照应有的作用呢?记者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监督科了解到,市辖城区共投放有专用号段、号牌的共享电单车2.18万辆,其中“青桔”为1万辆,“美团”为0.73万辆,“哈啰”为0.45万辆。对于未上牌的违规投放车辆,将进行收缴。
“很多电瓶车上牌,都是将牌照悬挂在车尾,为什么大量共享电单车却要将牌照安装在车篓里呢?”8月26日,市民林先生在市五星花园准备扫码“青桔”共享电单车时注意到,该处大量“青桔”共享电单车其车尾都没有牌照。仔细观察后林先生发现,“青桔”共享电单车的牌照全部安装在车篓内。记者在顺庆区惠民街、涪江路,高坪区鹤鸣北路、嘉陵区嘉南路采访看到,大量“青桔”共享电单车牌照全部安装在车篓内,无一例外。而“美团”、“哈啰”共享电单车则将牌照安装在车尾。
“青桔”共享电单车南充片区负责人表示,将牌照安装在车篓内,是为了防止铁质牌照将骑行者腿部划伤。(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乐校臣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