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零距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版块导航

≡南充生活≡
果城茶馆吃喝玩乐南充楼市装修家居南充妈妈圈南充汽车
≡商务频道≡
人才招聘
查看: 6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室外玩耍20分钟,10岁男孩竟竟然整得全身器官衰竭,这种可怕的疾病千万注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15 15:14: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这个天热得死人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中国7亿人遭高温“烧烤”
多地体感温度超50℃

高温,不只是热而已
江西一男孩
在室外呆了20分钟
回来就······
10岁男童患热射病,生死垂危


     7月21日上午,江西高安一10岁男童刘鹏在室外玩耍时突然晕倒在地,家人以为是中暑,没想到把孩子送到医院检查是热射病

     孩子全身出现了心、肝等多器官衰竭等症状,尤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全身部位多处出血不止,救人的当务之急是输入足够的血小板和进行血浆置换,每天至少需要2000毫升血浆,而现在各级血站血液库存不足,孩子挣扎在生死的边缘。
而这一切的原因
只是因为他在室外玩了20分钟


     医生介绍道,刘鹏到达医院时体温达39.6℃。在抢救过程中,嘴巴、鼻子……到处都在出血,皮肤毛细孔也有出血点,这是典型的热射病。



今年夏天特别热
全国各地都有人因热射病身亡事故发生
据现代快报消息
江苏8人死于热射病
此外,安徽、上海等地均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
1
安徽一中年男性因热射病身亡


    今年7月23日, 安徽省二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中年男性患者,经初步诊断系中暑后发生昏迷。该患者送医时,已经彻底的昏迷不醒,完全没有意识,只有微弱的生命体征。

     该患者最终被诊断为热射病,这是最高级别的中暑症状。遗憾的是,7月24日,该患者因抢救无效宣布身亡。
2
温州已有2例热射病人身亡


      今年入夏以来,温州市急救中心已接警中暑病例54例;近段时间乐清还确诊4例热射病人,其中2人不幸身亡。
3
厦门工人午休时疑因中暑死亡  

      嚷了句“好热”,男子躺下想休息会。可工友发现的时候,他已经起不来了。7月22日中午1点多,在厦门罗宾森附近的一个工地,一名男子午休时死亡,初步怀疑是因为中暑。“好热”成了他最后一句话。


热射病
    简单地说就是中暑的危重状况。

     中暑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暑前兆,第二阶段是热痉挛,第三、第四阶段的热衰竭和热射病被归类为重度中暑。患者的身体症状从最初的乏力、恶心、呕吐、腹痛逐渐恶化至休克、体温超40℃、器官开始衰竭。


如何预防热射病
医生表示,日均湿度大于73%、日均气温超过30℃,或者日最高气温超过36℃的情况下,最容易引起中暑。如果出现乏力、头晕、胸闷、低热、没胃口、拉肚子等症状,就要注意是否中暑,要及时采取措施。

    “多饮水,适当吃些防中暑的药物和食物。”医生提醒市民,随着气温升高,发生中暑的概率会更高,特别是老人、孕妇、小孩,有心血管疾病、在户外劳动的人群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在中午气温比较高的时段外出,做好房间的通风,不要一整天开着空调。


十招保你平安度夏



1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2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不宜过量饮酒




3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

4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5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6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7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8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9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10出门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注意
   有两类人最易惹上热射症:一类是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作业、体育锻炼和比赛等青壮年;还有一类是虽没有进行剧烈运动,但由于本身体质较差,如老人、小孩、产妇等,在通风条件较差、湿度环境较大的环境中,也容易出现高热、意识模糊、惊厥,最后发展为热射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充零距离 ( 蜀ICP备110245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