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蓬安山水如画 于 2015-4-22 18:29 编辑
南充人民的骄傲,中华民族的脊梁——— 2015年4月22日拜谒大将罗瑞卿故居游记
脊梁
————大将罗瑞卿故居游记
邓四平/文图
川北南充,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丝绸之城南充不仅因其绚丽的丝绸早已是闻名遐迩,更因其近现代杰出的民族精英而蜚声中外。
南充是“三总”的故乡――红军总司令朱德,“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解放军总参谋长、共和国首任公安部长、大将罗瑞卿,以及著名民主爱国人士、国家副主席张澜等等都是南充这一方热土培育出来的民族的脊梁,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子。
2005年“五一”黄金周的第一天,我便怀着仰慕已久的心情携带妻儿一同瞻仰并叩访了罗瑞卿故居。
罗瑞卿故居位于南充市顺庆区舞凤镇双女石村,在南充市五星花园每人花上一元钱搭乘11路公交车,公交车在两旁栽满碧绿行道树宽敞平坦的市区街道上穿行,几分钟后便驶离了市区,车到市郊驶进一条叫“将军路”的乡村公路,路面坑洼不平,正在整修,公路两旁的农房大多是新建的一楼一底的青砖房,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偶而有一两株房前的黄桷树闪入视线,但大都是枝少叶稀,瘦骨嶙峋的,车颠簸着驶过一座石桥时,可以看见车窗外的一条较宽的河,水面平静地流淌,也没有什么事先想象中的特别之处。大约几分钟过后,公交车便在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混凝土坝子里停下来,司机淡淡地说了声:“到了,好,下车了!”于是,我们便和其他乘客一起下了车。
站在坝子里,我回首望去,身后的不远处是宽阔的嘉陵江,水面浩淼,波光潋滟,呈一个巨大的弧形逶迤而来,极似天上的虹,但不是彩虹,玉带似的凭天而降,明晃晃的,明镜一般。远处河坝里人来人往,忙忙碌碌,有汽车“轰隆”的声音,有搅拌沙石刺耳的声音,估计是在挖沙石。回过头来,便看见一座牌坊式高大的门楼,正中悬挂着一幅匾额,上书:“罗瑞卿故居”五个龙飞凤舞笔力遒劲的毛笔大字,两旁的门柱上也镌写着:“大将风范”、“高风亮节”八个大字,是五十年代初期时任川北行署主任的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题写的,让人看后不禁肃然起敬。大门左旁是管理处,同时也是个小卖部,里面主要卖些糖果瓜子麻辣小吃纯净 水之类东西,同时也卖门票,五元一张,买了门票,一走进院子,我才蓦然发现故居的宽敞响亮,高大的砖石围墙上面爬满碧绿的青藤,爬山虎之类的绿色植物,粉红色星星点点的花朵点缀其间,犹如绿瀑飞泻而下。正中坝子里便坐落着大将罗瑞卿故居,1906年5月31日,大将就诞生在这里,并在此整整生活了20年.远看故居并无任何特别之处,典型的川北农村民居,三合院式木结构穿斗青瓦房,木板门,木板墙,房屋座南朝北,正对嘉陵江,正中是堂屋,两侧是正房和厢房,西侧是将军及其的父母的卧室、厨房及杂物间。与众不同的是房屋的屋脊上一字排开竖着堆满了十余米长的青瓦,密密地覆压脊梁之上.我想如果没有铮铮铁骨般的脊梁恐怕也难以承受其重吧.故居前院坝的正中屹立着罗瑞卿将军半身铜像,将军面容慈祥,目光睿智,与其说是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开国大将,倒不如说更像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里常见的朴实无华的清瘦的教书先生,文质彬彬的样子,和蔼可亲的打量着每一位造访者。
仔细打量,故居的整个院坝里宽敞明亮,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我们来的时候正值五月一日上午的10点左右,前往故居瞻仰造访的游人并不多.我和妻儿绕过故居的正房,经过将军故居的接待室,里面正中的墙上悬挂着将军的大幅遗像,遗像下面摆放着一部大屏幕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着将军1961年全军大练兵比武接受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的录像,里面的三面靠墙摆放的沙发上坐满了观看录像的游人。
看了录像出来,步入西侧宽敞的陈列室,首先便看见一个玻璃橱窗里悬放着将军1955年授于大将军衔的将军服,蓝绿色的布料,金黄色的肩章和绶带,袖口已有些磨损,看上去并不华丽,甚至有些朴素,尤其是旁边橱窗里陈放的将军生前穿过的一件白衬衫,多有磨损之处,还有很多补丁,即使较好的一床毛毯也是十分破旧,再往前走,陈列着将军1950年当首任共和国公安部部长时曾用过的沙发和办公桌,黑色的长沙发,有几处质地也已破损,淡黄色的办公桌也是油漆班驳,桌上的压桌玻璃的裂纹清晰可见,看到这里我不禁肃然起敬,堂堂一个共和国的开国大将,生活竟是如此之朴素,为官竟是如此之清廉,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为了拯救天下苍生救民于水火之中,出生入死,历尽千辛万苦,这让我想起了同是共产党人的方志敏写的两篇文章,一篇叫《可爱的中国》,另一篇叫《清贫》,是啊,正是这些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一生清贫才换来了今天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幸福富裕的小康生活啊!
调皮的儿子骁骁一刻也不肯安静,在陈列室里蹦蹦跳跳,居然跑上陈列台上将军的办公桌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我大惊失色,赶快招呼骁骁快点下来,我害怕调皮的孩子惊扰了将军慈祥的英灵,我觉得作为家乡人的将军,更像是我几年以前刚刚逝去的慈父,其实慈父并没离开我们,只是暂时暂时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不久也许就会回来,而且世世代代又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继续往前走,又瞻仰了将军生前大量的珍贵实物和文史资料,文史照片及绘画作品,为了找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将军1926年20岁时,便离家出走,戎马倥偬一生,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家国难两顾!尤其是十年文革的浩劫之中,面对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一伙的威逼利诱和残酷迫害,将军更是作了不屈不挠针锋相对的斗争,最后竟以死明志,以死抗争,从公安部的二楼上纵身跳下,导致终身残疾,陈列台上摆放着将军生前用过的轮椅,陈列室的门旁安放着将军淡黄色的骨灰盒,盒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的心深深地震撼了,这就是我们南充人的硬骨头啊,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硬骨头,“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即使是死,也绝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大丈夫死则死尔,何所惧哉!这就是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历尽风雨沧桑却又愈发筋骨强健的理由!
1978年8月3日,73岁的将军走完了他光明磊落无私无畏的一生,叶落归根,将军终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回到了他梦萦魂牵的家了,而这带回家乡的啊,竟只是一小捧轻轻的骨灰,青山肃穆,万众悲咽,将军的骨灰就洒落在故居门前右旁高大的雪松之下,化为一掊泥土,滋润年年春草绿……
走出陈列室,我们又参观了将军的故居,我们先走进的是故居的厨房,里面有灶台,风箱,青青的大石头水缸,高高的烟囱,墙上挂着农家常用的斗笠和蓑衣,墙下还摆放着当年用来车米的木风车,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在默默的回忆着往昔平凡而朴实的农家岁月,讲述着中国最广大农民对于土地的热爱和对于温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厨房的隔壁是将军父母的卧室,里边是将军的卧室,摆放着农村常见的那种木架子床,悬挂着蓝麻布蚊帐,床上叠放着将军在家时用过的铺盖,床头摆放着枕头,一切都按原样布置着,给人的感觉是将军还依然生活在老家的屋里,每天按时起床,有条不紊的忙碌国家大事,又静静地躺在老家的床上休息,休息,我还仿佛听见了黎明之时,将军起床悉悉索索的声音。正中是堂屋,有神龛,供奉有“天地君亲师位”,堂屋东侧的厢房里陈列着200多幅装裱精美的字画,大多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也有著名画家的字画,还有家乡人民的敬书。
游兴正酣,时间不知不觉中便到了下午一点多了,还要搭乘下午两点的班车回家,恋恋不舍地走出故居厢房的大门,又来到院坝里将军的半身铜像前,我深深地三鞠躬,一鞠躬为将军的高风亮节,二鞠躬为将军的光明磊落,三鞠躬为将军的铮铮铁骨,正是这些铮铮铁骨撑起了我们民族和国家伟大复兴的希望和梦想!
|
-
_DSC8279.jpg
(320.84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80.jpg
(319.22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81.jpg
(341.42 KB, 下载次数: 0)
-
_DSC8283.jpg
(322.04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84.jpg
(276.56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85.jpg
(283.52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86.jpg
(301.82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87.jpg
(377.29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88.jpg
(308.79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90.jpg
(297.67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92.jpg
(289.45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93.jpg
(337.56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94.jpg
(336.83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95.jpg
(325.63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96.jpg
(242.67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98.jpg
(264.5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299.jpg
(266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00.jpg
(300.02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01.jpg
(268.69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02.jpg
(258.6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03.jpg
(288.77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04.jpg
(293.19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05.jpg
(255.29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06.jpg
(271.98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07.jpg
(270.63 KB, 下载次数: 2)
-
_DSC8308.jpg
(277.09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09.jpg
(309.99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10.jpg
(297.36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11.jpg
(268.67 KB, 下载次数: 2)
-
_DSC8312.jpg
(269.52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13.jpg
(290.07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27.jpg
(315.59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24.jpg
(284.27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22.jpg
(256.28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21.jpg
(245.04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20.jpg
(285.86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19.jpg
(276.07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18.jpg
(279.05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17.jpg
(265.46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16.jpg
(281.61 KB, 下载次数: 1)
-
_DSC8315.jpg
(275.1 KB, 下载次数: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