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父母其实都是演技派, 从小到大对孩子说过无数的“谎言”, 却往往藏着他们最深的爱。
“我挺好的” 是父母对子女的成全
网友@大火球鸢尾爆料的真实故事:2路车上,一对老夫妻。老婆婆身体不好,看完病回家路上。因为车程较长,老婆婆一直不太舒服,躺在老公公腿上休息。
据网友描述,老婆婆的手严重变形,老公公行走不便,还要提着一大袋子的中药。
老婆婆说:给儿子打个电话吧,叫他到车站来接我们。
老公公:他忙的,不用叫他来了。等下我扶着你,很快就到家的。

从小教育我们懂事的父母,在年老后也将“懂事”二字深刻于心。父母的“懂事”令人心酸,甚至心痛。
我挺好的,你不用担心。 我身体没什么毛病,你别惦记。
你过得好就好,我什么都不缺。
这些话,反反复复,听了又听。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也逐渐相信他们真的很好,真的什么也不缺,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不再去细究他们生活中大片的空白去了哪里。
甚至很多父母,晚年得病,为了不拖累孩子放弃治疗。宁愿死,也不愿意成为儿女的负担。 
我们的父母,总是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一切,然后又静静地站在我们的背后,以随时冲锋陷阵的姿势,守护在我们的身后。
“我们不喜欢吃,你多吃点”
网友说:30年前,自家养的鸡生的蛋,妈妈只给我和弟妹仨吃,她自己不吃,我问她为何不吃,妈妈说她不喜欢吃鸡蛋。
而等到自己也当了父母后,才终于明白:原来,父母不是不喜欢吃好吃的,只是他们想把好的东西都留给你。

“爸妈,别塞啦,后备箱已经塞满了都”
“没满,没满!这个后备箱大着咧,还可以再塞点自家种的蔬菜!”
结婚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每一次回家返程,后备箱塞的满满当当的,都是父母的爱。 我们不在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是寂寞,也是担心,他们从来不在意我们赚的多不多,只担心我们吃的好不好。
我们和父母之间
需要坦诚与聆听
中国式的父母也许难以改变他们默默付出爱的方式,但是我们可以用心去捕捉父母每一句话背后的小情绪。
别让“我挺好的”成为你与父母之间最大的谎言。
那句“我挺好的”其实是“我挺想你的”。
那句“我最近吃得很好”其实是“什么时候能一起吃一顿饭”。
那句“不要担心我”其实是“多陪我聊聊天吧”。
主动告诉父母你的喜怒哀乐,让他们感觉自己依然值得子女依靠。认真倾听客套话背后父母的真实情绪,让他们察觉自己的感情正在被重视。 
@心有多大:80后的我,深有感触。父母把最好的一切都给我们,可是我们连陪伴他们都做不到。
@免贵姓张:感动!就连常回家看看,我都没做到。失职!
@三爷:我们做子女的,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回去几次。父母都不愿打扰你的生活,你想过他们过得怎样吗?你给的再多,他们能怎么花,还是省吃俭用给你,他们最需要的是一家人团聚。
@一生挚爱老婆:对待老人,很多人都是说到,但是由于很多原因可能做不到。
随着时间的流逝,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大, 父母的世界却在变小, 小到只能装的下我们。 
印象中的父亲还是那个有着宽厚的肩膀, 沉稳如山的男人, 母亲还是那个温润如水, 为你收拾行囊的女人。 可是,每次回家, 却总是发觉父母的白发比去年更多, 身形愈加苍老。 
打个电话给父母吧 多关心父母 多回家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