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零距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版块导航

≡南充生活≡
果城茶馆吃喝玩乐南充楼市装修家居南充妈妈圈南充汽车
≡商务频道≡
人才招聘
查看: 6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类最初的歌唱——号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19 14:42: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人类最初的歌唱,是随着劳动节奏而发出的声响。
如果是这样,那么号子应该算是人类最初的歌唱吧,号子就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中国民歌,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竹麻号子
位于成都市西南的平乐古镇(古称‘平落’),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这里除了独具魅力的古镇风情,还有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平落的纸文化及其衍生品竹麻号子。
  平乐古镇剪影
平落手工造纸要经过选竹麻、打竹麻、抄纸、晒纸等工序,其中打竹麻最关键也最艰苦,为调剂枯燥繁重的劳动生活,祖祖辈辈的竹麻工人唱起了属于自己的劳动号子——竹麻号子。
                                        
竹麻号子唱腔原始、质朴、粗放、高亢,是川西地区民间少数原汁原味演唱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浓郁的川西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抬工号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不是听上去就有点高冷范儿?
     但,仁寿的非遗却不一样,它是一种淳朴的生活方式,一种仁寿汉子最有力的呐喊,它,就是抬工号子!
    抬工,仁寿人称抬匠。号子,仁寿人称哨子。抬工“以歌辅工”,在抬石头、木头等重物,或是在造房架桥、婚丧嫁娶出力时,用喊号子的方式,统一步伐,分散负重之苦,极具地域特色。
在宽仅仅0.4米的路板上表演过直角弯
汪洋镇被称为“抬工号子之乡”,抬工号子句式整齐,音韵协调,铿锵上口,诙谐幽默,寓意深刻,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石工号子
“嗨——嗨嗨哟——哟嗬嗨,嗨——哟嗬——咦呀哟嗬……”
这高亢中放纵悠扬,粗犷里浸透柔情,随意间暗合节奏的石工号子,不知始于何时,却在机械化未普及的年代,成了抬石工们精神支撑。
在打石完成后,这些抬工们需要把这些一块约重1500斤的山石搬出,一路上,他们唱着号子,鼓舞士气,在一路的崎岖中,抬着巨石走出山路。
“石怕唠”这句常挂在抬工嘴边的俗语,以举重若轻的语气道出了抬工们唱着号子完成石头开采,抑或石头搬运后的得意与自信,传达出以苦为乐的精神。也因此,亲耳听到过号子的人,都能体味到,在它每个声音的细部里面蕴藏的,让人温暖和向上的力量。
自贡盐博物馆:盐工号子
众所周知,自贡市盛产井盐著称,有“千年盐都”之称。自贡盐博物馆,以生动形象的手法,展现了两千多年来以自贡为中心的井盐业在钻井、采卤、天然气开采和制盐等方面的恢宏画卷,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在人类钻井技术上的杰出贡献、卓越成就和伟大创造力。
缓缓流淌的釜溪河里曾经拥挤的歪脖子盐船千帆竞发的场景,是自贡盐业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幕,那个时代也是盐工号子大量孕育的时代。
    千百年来,辛苦劳作的自贡盐工,在制盐运盐的艰辛劳作中,传唱着粗犷高亢的盐工号子,成就了盐业劳动中的独特风景。今天,盐场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盐工号子在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之后,成为千古绝唱,渐渐没落。
   
号子将劳动的热情和歌唱的情绪完美地统一起来,唱词所反映的内容主要包括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民间文艺,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的号子,内容随之更新,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而有的在机械化发达的今天,慢慢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
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需要奉献出我们的力量。这样才能流传更久,并绽放出新的生机。      
如果你热爱劳动,
如果你热爱音乐,
如果你热爱传统文化,
820日,20:15-21:00
CCTV IP 大众生活频道,
《醉美乡音》与你不见不散!
带你感受劳动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充零距离 ( 蜀ICP备110245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