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压岁钱、走亲戚…一样少不了!
只要跟过年有关的都玩得不亦乐乎~
现如今,
年味越来越淡,
留给我们的只剩满满的回忆…
现在想想,
以前小时候的过年那才叫过年呢,
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
小时候,腊月十几赶大集真是人山人海,妈妈们挑挂历春联,小孩子忙着挑选各种玩具。那时挂历上几乎都是漂亮阿姨,玩具就是各种枪啊,炮啊。
现在,腊月十几跟平常日子一样,大人们该上班上班,上学的孩子们该补习补习,对年货也没啥概念,对过年更没啥感觉了!
大扫除,绝对是过年前最难熬的一关啦,这天是不能出去玩的,小孩子在其他地方帮不上忙,就被父母抓去大扫除啊。
现在,什么时候打扫卫生都可以;大人们把家里卫生随便搞搞,小孩子就压根不用干活了。
小时候,过年最期盼地就是穿新衣服啦!那时候,一年买不了几件新衣服,全指望过年的时候了。从买回家到大年初一穿那段时间太难熬,趁大人不注意,总要溜进衣柜里,翻出来偷偷试穿过把瘾。
现在,过年对新衣的期待也渐渐没了…新衣服随时买随时穿,以前是拉着老妈给自己买新衣,现在是拉着老妈给她买新衣!
小时候的压岁钱最多只有几十块,但是这对我们来说那也是巨款啊!放在兜里怕掉了,放在其他地方怕偷了。然而妈妈还是会说:你的红包拿来,我先帮你保管着。现在想来他们都是骗子!
现在的压岁钱,都是两百、五百、一千…自己的压岁钱还要自己收着,可以自由分配,想买啥买啥,小孩子的也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
小时候,过年男孩子最爱的就是,买把手枪进行各种“演习”。还有小朋友爱玩的擦炮、冲天炮,把炮插到牛粪里点燃就跑,或者把鞭炮扔进水里,调皮的孩子还会在不经意间,扔到过路行人的旁边……
现在,南充主城区很多地方禁止放烟花,很多农村的孩子也不爱玩枪了,
都想要变形金刚,平板电脑玩游戏了~
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把邻居家的零食铺子搬回家…过年的时候,终于可以吃到,大白兔奶糖、旺旺雪饼、瓜子、辣条…那时候的小幸福,就是和兄弟姐妹一起嗑瓜子看《还珠格格》!
现在,小朋友们平时想吃啥有啥,对过年的零食已没有太大的兴趣!大家只会关心,你的平板里有什么游戏,什么游戏最好玩…
小时候,过年站在家门口一眼望去,家家户户都贴满了春联。有在集市上买的;甚至还有亲自手写的。把来年的愿望都写在春联上,期待这一年都风调雨顺~
现在,舍不得在昂贵的实木门上,沾满胶带和浆糊。很多家庭都不贴春联了,有些人在外地上班嫌麻烦,都不回老家过年了…
小时候,年三十那一整天,妈妈都是围着厨房在转,拔鸡毛,杀鱼,家里的各种锅统统用上,小灶里炖着红烧肉,中锅里焖着猪蹄,大锅里煮着整鸡,整个房间都飘着肉味。
现在,基本上天天吃肉,各种重口味~就想着回家能吃点清淡可口的饭菜,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巴望着在过年放肆吃肉了!
那时候,春节联欢晚会还不像现在这样,地位可崇高了。吃完年夜饭,一家好多口早早就拿好瓜子水果,守在电视机前,等着赵忠祥叔叔宣布春节联欢晚会开始。
现在,已经不记得没有看春晚了。年三十晚上,要么就是和朋友们约着出去玩,要么就是两眼盯着手机抢红包,早已忘记春晚的存在。
小时候,过年就是黏在家人的身边,大家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然后把几代同堂聚在一起,拍张幸福温馨的全家福~

现在,手机自拍无处不在,但多少人手机里有家人的合影呢?朋友圈也是各种刷屏。无论是过年还是平时,我们都活在虚拟的网络,其实,身旁的家人才是最真实的!
小时候,正月里亲戚互相拜年聚会,正月里所有亲戚互相拜年大聚会,舅舅或年纪大点的表哥们,总凑到一起小赌怡情。
现在,家里亲戚各自分散在不同的城市,有的春节都不回来过年了
想见上一面都很难。
腊八粥,吃几天,马上就是二十三;
二十三,送灶爷;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团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还记得…
太多太多的回忆,仿佛就在昨天,
而如今,
面对转瞬即逝的光阴,
也只能感慨岁月蹉跎了。
小时候的春节才叫过年,
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