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零距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版块导航

≡南充生活≡
果城茶馆吃喝玩乐南充楼市装修家居南充妈妈圈南充汽车
≡商务频道≡
人才招聘
查看: 10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污尺度太大?刚看两秒就受不了!这就是爸妈爱传播的那些,你凭什么嫌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21 14:17: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史上最毒的蔬菜,马上告诉身边人吧!”“出大事了!WiFi可以杀死植物!”“这样吃,竟然会要命!”……打开微信朋友圈,总不能避免会看到这些内容。而转发这类伪科学内容的,以年龄较大的长辈居多。这些伪科普为何传播得如此迅速?而老爸老妈们又为何喜欢偏听偏信,成为谣言传播者呢?


>>>>
聚焦热点:

  网友发帖称:谁来拯救下我爸妈?好不容易教他们学会了用微信,结果天天给我发谣言发假消息,我知道是他们没经验容易相信假话,是他们善良却不经意间成了别人赚钱的工具。朋友圈里天天都是鸡汤养生,都不知道哪些内容都是从哪里搞来的?刚开始很高兴和他们发发消息,发发语音,现在动不动都是妈,你发的是假的!爸,谣言别转到群里面!我爸妈现在对于朋友圈的一切谣言都深信,反驳就感觉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呵呵,我爸还给我发说路边摊卖的臭豆腐是用大便泡的,请问我还能说什么?有人有同感么?
>>>>
调查呈现:

  


  “对于长辈朋友圈里的谣言,你是什么态度?”调查结果表明,54%的网友表示眼不见心为净、屏蔽朋友圈21%的网友表示因难辨真假而感到无助、焦虑21%的网友表示主动举报或主动辟谣4%的网友表示会盲目相信

他们有话说——

格木苏苏旗:我们小年轻说什么都是瞎说,说什么都不可信。朋友圈里说地球是方的都能信。顽固偏执无法劝,你说跟你急。还动不动就各种假谣言发我私信来。所以现在已拉黑

leonyangex:一样的,这就是代沟!家人说的什么都不对,外面人说的都是对的。

妮妮日韩系:之前那种发个链接说什么有你照片的病毒,我妈她们单位一堆人点了,都中毒了,就这水平还天天看朋友圈各种“千万别……!”“小心……!!”什么的,也没啥好说的了

玩LoL的没媳妇5:我爸妈还要无语,看到微信里有人说微波炉加热食物会致癌,她就再也不用微波炉了 一看到发什么新闻联播都不敢播的内幕他都相信的不得了

kafuka:一样的,跟她说了不要发了是谣言,还是照旧!想过拉黑,反正有电话可以联系但又做不出来~

新北贝妈:在我亲戚里,阿姨这个不对叔叔那个是假的,对于这种标题的内容我从来都不去点开看,免得拉低智商

疯就疯的彻底:天啊!!!震惊,快看中?央?发?布?了?再不看就删了,五十亿人都看哭了

好心活着:我妈每次在朋友圈看到这些新闻就赶紧打电话给我说这不能吃那不能用,还有哪里哪里有偷小孩的,我都给她说有的都是假的不要信,我妈非不相信

逗懿:315也讲到了网络谣言的问题,我说你们看看,谣言止于智者,好歹你们也活了这么大年纪了,起码的常识还是懂的不要再相信了。

  “朋友圈变成谣言集散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调查结果表明,78%的网友表示和公众媒介素养不足有关,很多人不加思考就传播17%的网友表示朋友圈是基于朋友间信任的转发,更易被相信;5%的网友表示微信的私密性较强,即使辟谣看到的人也少。




      他们有话说——

7月27日:想想是不是我们对老人的关心太少了?也许经济上没有什么问题但老人很容易空虚,先找下自己的原因再去抱怨老人吧

JYHFWY:说实在的,这个与受文化教育的程度有关。

朱焱律师:星期六星期日有孩子忙就不发了,闲得空,多生几个给他们带带

江南2008:你父母的圈子就是这个层次,你能怎么要求?

xxily2016:为什么不给别人发?说实话还不是第一个想到你担心你,发这东西的背后是亲情!

妈咪妈咪轰:等你们大了,子女不在身边的时候就知道了!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lover99:这事儿不能完全怨父母,毕竟再怎么没脑子信谣言也是为了自家人着想。最可恨的就是那些炮制谣言的微信营销号公众号,狗日的腾讯也根本TM不管。

牵╧手|未来:现在这样的微信消息真的是多的不得了,难道就没有相关部门来管管吗?现在的微信朋友圈除了微商就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看了心累的

\→烟‰:看了不少的做子女对父母长辈的做法,是不舒服的,等你们老了能做到他们一样来关心你们的下一代,就谢天谢地了,连长辈对你们的亲情都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呢?



>>>>
朋友圈谣言的5大套路标题

第一,标题里一定有“震惊!”“惊爆!”“太神奇了!”“出大事了!!!”,感叹号多多益善



第二,谣言里什么都不能一块吃,吃什么都会致癌,吃什么又都能壮阳



第三,不管大病小病只需要“一招”“一服药”“每天3分钟”“只要7天”就能轻松治好



第四,一句看上去似乎很黄暴的标题加一张小黄图,点击量轻松破十万,“床上功夫”是教你叠被子,“禽兽片”是动物世界



第五,每条都是必转,再不看就要被删啦


>>>>
关于朋友圈谣言那些事

  据2016年微信官方后台统计:中老年人每日发送微信消息次数达44次。与此同时,他们也正在成为微信朋友圈谣言的转发大户。调查显示每个月转发五条以上谣言的用户,80%都是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轻信谣言、钟爱“鸡汤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标签。心理学研究发现,在面对他人不同目的的行为时,青年人和老年人的信任方式十分不同。当面对欺骗时中老年人更容易选择相信,对骗局的识破能力也更低,骗子或保健品推销商利用的正是老年人的这种心理。中老年人使用朋友圈向往的是一种存在感和认同感,他们希望被关注,重视健康,又渴望保护子女,这是他们喜欢刷这类消息的重要原因。




  当今中国,中老年人确实有物质、情感危机。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选择独居,过于封闭。一方面,在物价、医疗费用上涨等背景下,中老年人的安全感降低;另一方面,在一个少子化的社会里,年轻人的负担非常重,即使一起住,对老人的情感照顾和联系还是疏离的,情感陪护也跟不上。“谣言帖”总结出来的特征中总少不了“情感引诱”这样的元素,利用老人的不安全感。例如“太可怕了,太恐怖了”,渲染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以获取转发,又或者是 “求扩散”,“转发可……”,用“诚恳”的语气获取人们的认同。在中老年人的成长年代,媒体权威性更强。与权威媒体相关的新闻和观点,中老年人往往“照单全收”。很多夸张失实的内容,为了提高可信度,经常会伴有“央视报道”的截图等,正是利用了中老年人这种迷信的心理。


>>>>
调查君有话说

父母头发白了,走路慢了,连时下最流行的新词他们也听不懂,年轻人的世界好像对他们关上了门……曾经在孩子们心中像“百科全书”一样的父母渐渐变老,而他们呵护长大的孩子们,好像被网络抢走了,诚然,面对爸妈朋友圈发给自己的谣言、养生信息是一种困扰,但他们主观上并不想传播谣言,从他们使用互联网开始,努力地不与变化太快的社会脱节、努力增加与外界的联系、只是为了与子女的代沟少一些,努力跟上子女成长的脚步。




小时候父母总是耐心地教我们如何去分辨所有,而对现在的他们来说,网络世界也是个全新的领域、陌生的世界,不是说给父母买个手机、教会怎么用就行了,你有没有想过,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宽容呢?

103_663144_1c6509c6991df28b.jpg (9.26 KB, 下载次数: 2)

103_663144_1c6509c6991df28b.jpg

103_663144_208e426ada1fa8b2.jpg (9.25 KB, 下载次数: 2)

103_663144_208e426ada1fa8b2.jpg

103_663144_992701fbc07dc0cf.jpg (1.09 KB, 下载次数: 2)

103_663144_992701fbc07dc0cf.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7-3-21 16:13:5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4_205:}{:4_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充零距离 ( 蜀ICP备110245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