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昨天,网络新闻中看到一则资讯:据新华视点消息,记者从27日举行的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上获悉, 文化部正全面清理整顿文艺评奖,取消一批、精简压缩一批,总体减少60%以上。取消节庆活动中的文艺评奖项目,加强评论。……
在这之前的4月23日,人民日报曾刊发评论《评奖要讲规范》,称:“……评奖众所瞩目,获奖也是很多专业人士一生一世的企盼,更要讲规范。从准则、程序到督查,都要足以令人信服,不能脱离公正二字。如果同处一个水平线上,有时候要分出高低,确实很难,但如果评奖过程无可挑剔,评出的结果就会达到公正的效果,最起码可以让人无话可说。”“一些评奖,正是在一次次不规范、不问责中丧失了权威,最终成了一场场天南海北的联欢会。有的地方为获奖而创作。一些艺术评论沦为“人情评论”和“红包评论”,”……
应该看到以上的信息和举措,不但是文学艺术范畴里反腐败、树正气,弘扬民族文化的必须;也是建立公正平等,民主法治社会,为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世纪新政”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这一“国之大政”。广大基层爱好文化艺术者;执着于艺术创作的民众是坚决拥护的——中央的举措很及时!真是好!
而在文化艺术圈子里,摄影艺术是拥有最广大群众基础的群体。就摄影创作大赛评奖来说,在全国范围内不算太多(是不是要压缩不得而知)。而由各地政府出资为当地旅游开发、地域知名度提升而举办的摄影大赛就多得目不接暇了。我们南充辖区的南部县去年就举办了一次这样的摄影大赛(奖项刚刚公示)。这样的摄影大赛,别的地区不明情况不别便评说,在南充地区是有非议的。作为爱好摄影艺术的一份子,在此借“新华视点的消息”发点感言:
地方政府出资举办摄影大赛,借摄影艺术的形式提升地方知名度或宣传地方政绩。严格说与艺术创作虽有点关联,但还只算是“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式的友谊赛。前不久来南充《讲学》的著名摄影师“吕玲珑”先生评说这种摄影赛是一种对艺术创作的“绑架”。我觉得这话稍有些“偏颇”,但确是也点到节点、是有道理的。当然,在其他国度用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来提升地方知名度也是有的。但专门请艺术家们为宣传而宣传来创作实在还未有所闻。我们摄影艺术的创作大面积的以提升、宣传地方知名度或者政绩的形式发展,是中国的特色。这种“特色”的艺术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是牺牲艺术为代价的。对此,致力于艺术创作的摄影人及无论是否在这种比赛中获奖的摄影者都应该有清楚的认知。淡定对待这“国情特色”的艺术创作。去年习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会”上说“艺术有高原缺高峰”。这种表象更深的根源在于国家在很长一个时期缺少真正的“大师”(包括艺术大师)。文学艺术“大师”的缺乏与我们经济高速发展不成比例的现象值得仁人志士们深思的……
至于这类摄影比赛中有不有“人情奖”,“红包奖”还不好说。但正式颁奖前有“公示”贴出,是一种监督,有知情者可以明示其中。有牢骚者,不知此贴能否为你宣泄——好吧,就此打住了……
随着深化改革,我们相信文化艺术创作的春天一定会到来——虽然:早迟难预料,反正一定到,百花竞芳时,再看此贴稿。呵呵,周郎不才见笑,见笑!(随码字所发,出错字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