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离散星是疏散星团或球状星团中与其他主序成员成表面温度较高、光度更高的蓝色恒星。
额!好吧,
我承认只有文字确实枯燥,
那么直接上图
5月1日,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天文子刊刊登了对西华师大天文系系主任邓李才研究员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专门的评述文章,认为他们的发现与研究挑战了对蓝离散星形成机制及动力学环境的传统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顶级天文杂志《天体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3月21日出版的新刊(2018年856卷25页)登载了西华师大天文系系主任邓李才、西华师大天文系兼职教授李程远和Richard de Grijs团队(西华师范大学为第二单位)的文章。该文以哈勃空间望远镜详实的观测证据,对星团蓝离散星形成机制这个困扰世界天文学家的热点课题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一个突破性的研究成果,Nature Astronomy专门聘请国际同行,加拿大的Alison Sills教授撰文在Nature配发新闻介绍此项工作,这在天体物理领域中是一项罕见的殊荣。
天文系系主任邓李才教授(右一),天文系兼职教授李程远(右二)和何锐思(Richard de Grijs,左一)
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不知道《自然》在国际上的地位,那么接下来又到了小编科普的时间啦!
《自然》杂志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之一,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
《自然》杂志也是一份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国际综合性科学周刊。杂志以报道科学世界中的重大发现、重要突破为使命,要求科研成果新颖。
欢迎光临 南充零距离论坛 (https://bbs.0817ch.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