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骑共享电单车前戴上头盔 最近几天,记者发现美团共享电单车已配置安全头盔。12月3日,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在2022年1月1日前,投放在市辖城区2.18万辆共享电单车将全部配置安全头盔,为广大骑行者提供安全行车保障。
“南充投放的共享电单车终于也配置头盔了!”12月3日,市民杜先生途经顺庆区涪江路靠五星花园处注意到,几辆美团共享电单车的车篮内配置有安全头盔,头盔由一根安全防护绳与车龙头相连。
此前,杜先生到外地多个城市出差时,看到当地共享电单车均配置有头盔。为此,他一直在关注南充共享电单车何时也能配置头盔。“现在配上头盔,将大幅提升市民的骑行安全。”
在市辖三城区多条街道记者看到,大部分美团共享电单车都已配置头盔,而哈啰、青桔共享电单车尚未配置。
头盔颜色与车身颜色一致,辨识度非常高,上面写着“共享专用盗用违法”。记者扫码解锁时,车辆发出“请佩戴头盔”的语音提示;停车时,车辆则会提示“头盔请放入车篮”。
元旦之前共享电单车全部“戴”头盔 记者蹲守街头观察,发现不少骑行者未佩戴车篮内的头盔。“共享电单车配置上头盔,你为什么不戴呢?”记者问一名已扫码解锁正准备骑行的市民。“这是车子配的头盔呀?我还以为是谁自己带的头盔忘了拿走呢。”这位市民随即戴上头盔,并表示今后会随身携带一次性头套用于骑行。
美团共享电单车工作人员周女士介绍,截至12月3日,在市辖三区投放的美团共享电单车中,约有80%的车辆已配置头盔,“剩余车辆预计在一个星期内完成配置”。
周女士说,公司每天都会对头盔、车辆做消毒防疫措施,并希望广大市民爱护头盔、文明骑行。“在交警部门要求下,共享电单车运营企业正在为车辆配置安全头盔。”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科科长邓维告诉记者,哈啰、青桔共享电单车已订制头盔,正在送往南充的途中,“在2022年1月1日之前,市辖三城区投放的2.18万辆共享电单车将全部配置安全头盔。” 交警部门将根据公安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行者佩戴头盔,进一步提升安全防护水平。违法骑行一定时间内将被限制骑行。共享电单车在满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的同时,也存在逆行、搭人、闯红灯、未满16周岁骑行等违法行为。邓维说:“接下来,交警部门将加大对共享电单车运营企业经营的动态监管。”
邓维表示,共享电单车骑行者必须实名注册,禁止未满16周岁等不符合条件人员骑行;运营企业须和交警部门建立抄告制度,交警部门查获共享电单车违法骑行人员后抄告企业,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限制相关人员骑行;交警部门通过监控视频发现共享电单车违法行为、无法确定骑行者身份时,要求企业提供骑行者信息而进行非现场处罚,提高共享电单车违法捕获率。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8月11日下午,在滨江南路与南虹路路口人行横道上,发生了一起共享电单车与轿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导致共享电单车骑行者———12岁的冯某当场死亡,搭乘者14岁的胥某受伤。8月13日,本报刊登《逆行搭人闯红灯共享电单车该戴“紧箍咒”了》一稿后,连续追踪报道,希望能规范共享电单车骑行。 系列报道引起了交警部门重视,共享电单车配置安全头盔、对违法骑行者限制骑行、通过监控视频进行非现场处罚等措施,将会进一步规范共享电单车骑行,为骑行者保驾护航,令人称赞!
制度出台后,还须落细落实。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进行长效化监管、常态化执法,纠正共享电单车“任性骑”;运营企业严格执行规定,通过技术手段等引导有序骑行;骑行者要文明规范骑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