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日,“#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这一热点话题受到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前天爱眼日,官方公布我国近视人数已超6亿,令很多人都惊掉下巴,多么可怕的数据啊,我国总共14亿人口,竟然近视人数超过6亿,跃居世界第一,这绝对是不好的现状。 近视在我国越来越“大众化” 话题一出,近视的小伙伴马上就找到了大本营。据了解,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近视率超过50%,其中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上升,高中生的近视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 
来自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同样印证了不容乐观的形势。 2019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一份《世界视力报告》。报告中估计,全球至少有22亿人视力受损或失明,其中至少10亿人的视力损伤问题原本可以通过预防避免。 
而在中国,视力受损的人数也十分惊人。 上述报告回顾多个流行病学调查称,在中国部分地区,40岁以上成年人中干眼症发病率约为30%,农村地区翼状胬肉发病率达33%,城市青少年近视率则高达67%。 近视会给人们的生活制造很多无端的麻烦,去超市买菜看不清单价,等公交看不清几路,聚餐吃饭把生姜看成土豆~这些还只是小麻烦,最让人心累的是,在路上遇到熟人,尤其是长辈,看不清那是谁,一路径直地走过去没打招呼,又尴尬又没礼貌,碰上一些爱嚼舌根的,还会私底下群聊自己没家教。近视之后闹的笑话百出,麻烦也接踵而至。这就是大部分近视者眼中的世界……而用眼过度及不良用眼习惯,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 现在社会由于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导致很多人都有近视的问题。而在这其中,很多人的近视度数已经达到了高度近视,一般情况下,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可归为高度近视。眼睛高度近视除了会导致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外,还会产生很多其他影响,很多人对此不太了解,可能会发生危险。 导致近视人数倍增的原因 作业太多:其实动动脚趾头也能想到这个原因,现在孩子的作业越来越多了(其中不少是线上作业),虽然说教育部多次下达指令学校要给孩子减负,减压,但是事实很残酷。 网课时间太长。网课,可能是疫情期间,爆发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了,但是这网课一上起来根本不是半小时能解决的,很多都是好几小时,这孩子的眼睛不近视才怪。 手机、电脑、电视。另外,就是手机、电脑了。其实,小编感觉,手机导致宝宝近视的因素比写作业更大,现在孩子在不写作业的情况下,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抱着手机玩,或者就是看电视,玩电脑。现在又是手机2.0时代,很多人都不在玩电脑,而是玩手机了,因为手机太好玩了,各种游戏,各种娱乐app,太诱惑人了。 家长的不管教。学生玩手机、电脑、看电视,很多的原因,是家长的放纵,根本不引导孩子的时间观念,当然,这很大原因是因为家长从小就忽视孩子的教育(特别是0-6岁)年龄段,很多家长总是各种工作原因(忙忙忙),工作大于教育,很多家长出门在外,将孩子扔在老家,闯荡去了。可是你想过,扔在老家,谁会管教你的孩子呢?难道靠爷爷奶奶吗? 宝宝怎么预防近视 宝宝近视虽然说有遗传的因素,但是更多的还是后天因素的影响,所以预防近视就要从小从源头抓起。 给宝宝一个正常的睡眠。睡眠正常的儿童近视的几率要比睡眠少的小,所以,从小就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 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要超过2个小时。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并且保持3米开外的距离。 玩手机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由于宝宝玩手机更多的是近距离接触,时间就要把控好,另外就是玩手机的内容,最好是健康的,适合宝宝的(手机信息杂乱,孩子的是非判断力不足)。 多带宝宝外出接触大自然。经常抽空带宝宝出去玩,比如公园,野外等等。让眼睛接触自然光线,就能减少近视眼的几率。 定期给宝宝做近视检查,还宝宝一个好视力。视力发育一般在5-6岁基本成熟,然而处在学龄前的儿童视力还在发育之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视力也不同。如果各年龄段的视力一样的话,就说明已出现问题。所以学龄前儿童的视力检查最好半年一次,防止出现视力发育滞后,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 
高度近视的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避免极限运动 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视网膜受到影响,会变得越来越薄,其所能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逐渐减少。而像这样的极限运动会使眼压增加,导致视网膜受损。所以高度近视的患者一定要避免极限运动,因为这类运动很容易使眼球受到过大的压迫而发生危险。 避免激烈运动 除了极限运动以外,高度近视的患者还要注意避免激烈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等,因为在此类激烈的体育活动中,会使眼睛的负担加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落。而且在此类活动中,也很容易使眼球受到外部冲击而损伤,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而言,眼球受到的伤害会更严重。 注意隐形眼镜的佩戴时间 一般由于近视度数较高,高度近视的患者所佩戴的外框眼镜的镜片会比较厚。一方面,由于这样的镜片重量会比较重,所以佩戴时间长了会使鼻梁感觉非常难受,还会使眼球产生变形,导致双目无神。 另一方面,很多人觉得佩戴外框眼镜会对颜值造成影响,而且携带起来不太方便,如果中途损坏或者遗失,会造成很大的不便,而当镜片被雾气遮挡视线时,更是让人非常难受。 因此很多人会选择佩戴隐形眼镜或者是更加美观的美瞳,但是隐形眼镜的佩戴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否则会导致眼球干涩,对眼睛造成损伤,而且部分高度近视的患者可能不适合戴隐形眼镜。 避免长时间的用眼 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来说,眼睛会比平常人更容易感到疲惫。所以不要让眼睛一直盯着电子屏幕,平时应该让眼睛多眺望一下远处,让眼睛能够得到及时的休息。长时间用眼过后可以适当的做一下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的疲劳。 过度依赖近视矫正手术 有很多近视患者并不会因为眼睛近视就加强对眼睛的保护,因为部分患者错误的认为,当近视度数过高可以依赖近视矫正手术。但实际上,这个手术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对于有角膜炎和青光眼的朋友来说,就不适合做矫正手术。所以千万不要把近视矫正手术作为解决方案而不注意保护视力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日前,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近日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征求意见稿提到,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防控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综合防控目标: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征求意见稿要求,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应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使其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减轻课外学习负担,避免不问兴趣、跟风报班。避免不良用眼行为,保障睡眠和营养。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征求意见稿要求,学校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加强考试管理,严禁以各种形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改善视觉环境,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坚持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加强视力健康管理。禁止幼儿园“小学化”。 征求意见稿要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视力档案,规范诊断治疗,加强健康教育。2019年起,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 征求意见稿要求,学生要强化健康意识,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养成健康习惯,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培养良好生活方式,不熬夜、少吃糖、不挑食,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征求意见稿还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总局、财政部等部门的工作做了规定。要求各相关部门都要关心、支持、参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在全社会营造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良好氛围。 征求意见稿还规定,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征求意见稿要求,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评议考核办法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总局制订,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核实各地2018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基础上,从2019年起,每年开展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国家目标: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应降至38%以下 近视问题目前已引起相关部门高度关注。 为做好近视的防治工作,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就同时发布了《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三部指南。 同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曾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方案》中提出了降低近视率的目标——到2030年,实现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2019年10月,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又组织制定并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指导科学规范开展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技术能力。 而从2016年至2019年,全国“爱眼日”的主题连续4年聚焦在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可见,近视防控已成为国家战略。 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据新华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习近平指示有关方面,要结合深化教育改革,拿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案,并督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抓好落实。习近平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我国青少年视力健康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此前,习近平已就相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近日,在看到有关报刊刊载的《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一文后,习近平又作出上述指示,为这项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并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方案提出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阶段性目标,明确了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面责任,并决定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方案近期将正式印发实施。 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网 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