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零距离论坛
标题:
全省首批摘帽 南部县成功秘诀何在?
[打印本页]
作者:
CH小编
时间:
2017-11-29 09:18
标题:
全省首批摘帽 南部县成功秘诀何在?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1月1日,一条喜讯从北京传到南部:国务院扶贫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包括南部县在内的全国26个贫困县成功摘帽。
南部儿女喜极而泣。为了摘掉这顶穷帽子,4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南部县委、县政府下定义无反顾、背水一战的决心,带领131万干部群众以最铿锵的步伐、最顽强的毅力、最有力的行动,奋力拼搏,终于收获了沉甸甸的金秋硕果。
如果把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比作赶考,在漫长的赶考征途中,南部儿女以不获全胜不收兵的誓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凝聚起了强大的“南部气场”;以争分夺秒的“拼抢精神”、挑战极限的“拼命精神”、不胜不休的“拼搏精神”和万众一心的“拼合精神”,谱写出一曲感天动地的脱贫壮歌。
“三有四小” 促进稳定增收
初冬时节,南部县长坪镇,一条条村道和产业路蜿蜒曲折,串起每个村落;纵横交错的沟渠、密布的堰塘,连通村子的脱贫奔康产业园。园中,不时传来村民开心、爽朗的笑声。
在楠木镇金垭村,马青然家的院子里,100多棵李子树下,跑山鸡、生猪和一群羊正悠闲散步;屋前的小菜园里,蔬菜郁郁葱葱。靠着自家的小庭院,马青然和老伴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去年顺利脱贫。“别小看这家家户户的小产业,一个村、一个县的加起来,就成了一项大产业。”金垭村第一书记张泽和说。
在龙庙乡尖山子村,宽阔的村道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以前下雨出门到处是泥。现在入户便道硬化了,骑摩托出行,人、车都不沾泥。”村民王玉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尖子山村第一书记程建华介绍说,村里组织村民改造了庭院、厨房和厕所等,还在房前屋后栽植了核桃树、柑橘树等果树,并对村道路进行了硬化,建起文化活动室、村民活动广场,以及150亩“褚橙”柑橘产业园,让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脱贫攻坚需要产业带动,规模化产业见效周期长,如何解决群众短期收益问题?南部县实施了“四小工程”,即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小买卖。“‘四小’是长效产业的补充,大多数可以当年见效。长短结合才能实现稳定增收。”南充市副市长、南部县委书记张根生说,必须做到“三有”,即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据统计,该县通过产业脱贫的贫困户占贫困户总数的88.5%。
进入盘龙镇窑坝寺村,水泥路阡陌交通,道路两边是成片的大棚。据介绍,如今,村里建成了1000余平方米智能育苗大棚,自动化连栋大棚和高标准温室大棚各30000平方米,水产品养殖塘堰200亩,带动当地130余名村民进园务工,全村500余农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东坝镇打鼓山村村民罗堂秀和老伴都患有慢性疾病,干不了重活。“帮扶干部在村里建起了‘三园’,让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
啥是“三园”?即创业园、托管园和就业园。依托脱贫奔康(柑橘)产业园,在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可从合作社返租1亩以上果园建立创业园;对在家无劳动力、兜底贫困户,每户可返租1亩果园,交由合作社代管,建立托管园,收益五五分成;在家有剩余劳动力的贫困户可进入合作社从事除草、采摘等工作,建立就业园。如今,100多名村民入园务工。
建立增收长效机制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为了做好扶贫“加法”,南部县推行“五方联盟”机制,采取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领办、贫困户入股、金融贷款支持、保险公司跟进的方式,安排到户产业发展项目28643个,全县长效产业总规模达53万亩,建成覆盖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脱贫奔康产业园236个,198个贫困村基本实现全覆盖。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三三制” 织密医疗保障网
在大堰乡纯阳山村新建的柏油公路旁,一排青瓦白墙的川北民居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其中一套便是姚素琼的新家。推开大门,三两室厅的房子里,液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自来水、天然气通到了厨房。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姚素琼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3年前,她被检查出患上食道癌,治疗费用达10万余元,花光了家中积蓄,还欠下了数万元债务。“疾病拖垮了整个家,觉得生活都没有意思了。”姚素琼说,一家人被贫穷压得喘不过气来。
南部县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全县精准识别为“医疗救助一批”的贫困人口有2.55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7.6%。“救护车一响,一头牲畜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农活白干”,以至于不少群众“小病捱、大病拖,危重病才往医院抬”,因此延误治疗,导致轻病拖成了慢病,慢病拖成了重病。
“病根”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处方”很快开出。南部县筑牢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民政救助“三道防线”,对确定的12080名特困供养人员、26370名需要医疗救助兜底的建卡贫困人口进行全额资助;免除贫困群众在县内医疗机构的住院门槛费;县级医疗机构、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的新农合报销比例达到95%。新农合报销后,对超出一定额度的费用,再由商业保险机构进行再次报销,民政给予救助;经过三次报销后,贫困群众次均个人支付比例不超过2%。2016年1月,姚素琼病情复发,到县医院住院。“住院费花了9000多元,出院时一结算,自己只掏了100多元。”解决了看病难,姚素琼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2016年7月,得知村里要建脱贫奔康产业园,她第一个入了股,并在园区打工,年底不仅有入股分红,每月务工收入有2200元。
为了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南部县还推出动态筛查、定期巡诊、长效便民“三大机制”。全县贫困人口建档率达到了100%,做到了“一户一卷、一人一案”;县级和乡镇卫生院组建医疗扶贫服务队,定期对全县198个贫困村免费开展健康体检、集中诊疗和后续回访,按照慢性病、重大疾病、残疾人三类和病种属性、病情轻重、救治缓急等建立专门档案;为方便贫困群众就医,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及12所中心卫生院建立起了精准扶贫就医绿色通道,贫困群众在县内医疗机构住院就医时,一律实行“先住院后结算”,事先不缴押金、中途不缴费用。
11月26日上午,家住大堰乡封坎庙村的村民刘照诚来到村卫生室量血压。村医刘明珍发现他的血压偏高,当即开了降压药并叮嘱说:“饮食要清淡一些,按时吃药,定期来检查。”
封坎庙村卫生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房间内窗明几净,医疗设施齐全,“村卫生室如今的环境与过去相比,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了47年村医的刘明珍回忆说,过去村里没有卫生室,他将自己房子腾出一间,用来为群众看病。现在,村里不仅新建了村卫生室,还添置了医疗器械,西药种类从过去的20种增加到了80种,中药从过去的60种增加到了150种。
封坎庙村卫生室建设是南部县实施的保障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的“三大工程”。该县采取“项目资金+财政补助+社会融资+群众自筹”的多元投资机制,投入1.5亿元,实施基层医疗机构达标工程,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3个,新建村卫生室204个,配备急需的医疗设备5000余台(件)。随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前些年“体温靠摸、拿药靠抓”的现象一去不复返。此外,该县还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巡回讲座等方式,对全县乡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实现了培训全覆盖,制定了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方案,保证了每个贫困村所在的乡镇卫生院都有一个上级单位或下派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对一”帮扶。
“除了稳定收入,还必须织密医疗保障网,做到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南部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爱民说。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四拼精神” 凝聚脱贫攻坚强大气场
即使南部198个贫困村是198丛荆棘,党员干部也要冲上去,扑下身子,用最精准最有效的方法,将它连根拔除。
如果说南部10万名贫困人口像10万棵柔弱无助的枯苗,那么党员干部就要凭着“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耐心抚慰,精心滴灌,使其欣欣向荣。
在中央、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南部县干部群众坚持“念兹在兹、唯此唯大”,将脱贫攻坚视为天大的事,使出天大的力,尽了天大的责,以背水一战的决心,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闯关夺隘的决心,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脱贫攻坚热潮。
一支浩浩荡荡的精准扶贫大军日夜奋战在2000余平方公里土地上,用火热的心溶化着贫困的坚冰。在这支扶贫大军中,33名县级干部被誉为“战狼团队”。这个团队在该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谭必武的心目中,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攻坚克难,冲锋在前。任务最重的乡,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问题最多的村,县级干部亲自包;难度最大的户,县级干部亲自帮。2016年以来,中央、省、市扶贫现场会在南部召开了10多次,辽宁、广西、河北、湖南、青海、甘肃等省份的60多支考察团先后来南部取经,大家纷纷感慨:这个“战狼团队”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出了标杆引领作用,
脱贫攻坚,在谭必武的心目中就是全部。2016年冬,一向疼爱他的大哥去世。自幼父母双亡,是大哥大嫂拉扯他长大。大哥去世当天,谭必武正在村里检查贫困群众“三有、三保障”,直到大哥临上山时,他才匆匆赶回家,见了大哥最后一眼。
南部县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宁说:“帮村帮户,就是要有你们的家就是我的家一样的担当,你的梦想就是我的牵挂一样的情怀,你的心结就是我的心病一样的关切。”
2010年,梁先辉担任大堰乡党委书记时,全乡仅有1公里水泥路。如今,全乡新建通村公路6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乡里还引进浙江温氏集团建起肉鸡托养产业园,栽种了6000余亩桃树和柑橘树。但在梁先辉女儿的心目中,自从上初中后,父亲就没有陪她逛过一次街。
石河镇党员干部借鉴兰考作法,乡上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五天四夜”吃住在村上。
碑院镇高觉村第一书记周娟是国网南充供电公司的一名中层干部。就是这样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却被村民称作“女汉子”,成了他们的半边天。周娟在日记中写道:哪怕风雨兼程,这条路上,再多的委屈、再多的艰难、再多的劳累,都压在心底。只有把满腔情和爱,都化成春风、滴落成雨,流入山川大地,润入群众心底。
在中心乡狮子嘴村担任第一书记3年时间以来,李鹏飞自嘲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他没能陪伴在病重母亲的床前尽孝,没有陪伴快3岁的儿子痛痛快快地玩耍过一次。
担任南隆镇宏农村第一书记的李明志,甚至将自家在县城的住房抵押,贷款10万元用于村里的项目建设。
长坪镇双沟村第一书记伏云国连续28天没回家。县老干局58岁的张泽和到楠木镇金垭村当第一书记以来,无论走到哪里,肩上总是挎着一个包,里面装着他每天的药物。
行道树整齐分列村道路两旁,青山苍苍,流水淙淙,这就是通往定水镇郑家沟村的村道公路,也是魏东岳梦回故乡的路。魏东岳是郑家沟村走出的第一名大学生,不但在城里娶妻生子,还成立了公司当了老板。2013年,魏东岳情系故土,举家迁回南部,还被老乡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如今,他带领乡亲们奋战脱贫攻坚战场,不仅实现了组组通公路,还建成了500亩蜜柚园、120亩淡水养殖产业园,全村老百姓户户入园。
马王乡桂花桥村第一书记、南部县旅游局干部周成刚的妻子躺在县妇幼保健院待产,她一直呼喊着丈夫的名字,但一直没有看到丈夫的身影。当天晚上,周成刚在村上得知自己升级当了父亲时,忍不住掩面而泣。当周成刚闲暇时翻看手机发现,微信朋友已达200多人,从县级领导到各部门、各乡镇负责人,再到每个扶贫点上扶贫工作队队长,手机一天到晚“叮咚”声不停,都是在传递比干劲、比效率、晒成绩、铆足劲儿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消息……
“雨天浑身泥,晴天灰扑面;为了您幸福,再苦也心甘。我愿意,我愿意,我愿意为您,不要节假日,不要星期天;同干一件事,同吃一锅饭。不逛好风景,不进电影院;同心向未来,携手建家园……”南部县旅游局局长雍晓东为帮扶干部倾情而作的歌曲《为了您,我愿意》中这样写道。
张根生动情总结道,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役中,全县干部群众充分展现出了争分夺秒的“拼抢精神”、挑战极限的“拼命精神”、不胜不休的“拼搏精神”和万众一心的“拼合精神”,谱写出丘区贫困大县脱贫摘帽的胜利篇章。
走在乡间,从八尔湖的壮观风景到普通农家的宁静温馨,全县党员干部奔波的路途,似乎还是原来的样子,但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欢迎光临 南充零距离论坛 (http://bbs.0817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