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零距离论坛

标题: 刚需一族首次买房必看的七大秘诀 [打印本页]

作者: 南充微播炉    时间: 2015-12-9 09:30
标题: 刚需一族首次买房必看的七大秘诀
本帖最后由 南充微播炉 于 2015-12-9 09:32 编辑

   作为刚需一族的你,是否为买不买房感到苦恼?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刚需一族该怎么做这个“最重要的决定”。

NO1、考虑经济问题

    刚需族们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往往把二手房作为购房置业的首要选择,而二手房的优势也显而易见。

    比如配套齐全、交通方便、拎包即住等。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相比一手房,二手房买卖交易较为复杂,需要注意的事项也较多。不少刚需族置业的尴尬情况是关于费用方面的问题。


NO.2、关注月供压力 莫超过月收入50%

    多数刚需族都是工薪阶层,他们都是用每月的工资收入来还房贷,如果压力过大,势必影响到生活质量,或者其他的生活开支。一般而言,房屋月供的压力,最好控制在家庭收入的30%之内,不要超过50%。


NO.3、自行交易房产 看清房屋性质算税费

    税费,同样是二手房交易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费用,购房者在买房时,应该将相关税费计入购房成本,列为购房预算中。

    一般而言,税费涉及营业税、契税等,但是有些房源还涉及遗产税或赠与税等方面费用。


N0.4、七大购买秘诀

【方法1】新盘上市不错过

    在限购之下,不少开发商为了资金的周转,会选择低开的营销模式。大多数新盘为了后期销售,首次开盘一般都走低开的模式营造热销氛围,购房者不如盯准新盘,抄底楼盘首期低价房。而且新盘一般产品丰富,选择也更多。要想顺利抢到新盘低价房,购房者要提早多问、多比较。

【方法2】碰到优惠不犹豫

    在众多的优惠中,购房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优惠买房。此外,购房者要擦亮双眼,学会对比上期历史价格,扣除折扣看单价的变化,以辨别是否真正让利。

【方法3】量力而行不盲目

    首次置业,买房不仅要考虑到生活的舒适性、房子的实用性,还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虽说现在限购之下,不少人倡导一步到位,有些购房者会强求一步到位,但一步到位也要看自己的能力。

【方法4】一步到位看长远

    “限购令”给首次置业人群的买房目标带来了变化,因考虑到未来换房买二套房的首付压力和利率问题,这类人群大多考虑干脆一步到位。

【方法5】卖了再买一样行

    限购令限的只是名下的房产套数,卖旧买新可以规避制约。南宁限购令是按照家庭目前实际拥有的房产来认定的。若已将房产出售,不在该家庭名下,就可再新购房,但机会只有一次,不过这也照顾到了部分改善型需求的家庭。对于一些已有两套房及以上住宅,但还想改善居住的市民来说,卖掉一套甚至两套房来购买新房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

【方法6】本地不行就出城

    作为改善买房,手头资金相对刚需购房者稍微宽松,但买房也不能马虎。在买房前,要为自己做一份详细的预算,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到相应的价位区域看房子。市中心总价和月供压力太大,可到近郊看看。

【方法7】投资增值转商业

    限购下,为了保证资金链的正常运转,不少楼盘计划提前推出商铺,这些楼盘之前并无商铺发售计划,临时推出商铺“突围”。此时开发商推出商铺,也正是被限投资者的机会,投资者可以把资金向商业转移,在众多的商铺中可以有更多的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铺面。


NO.5、选择适合自己的购买方式

    对于刚需一族来讲,目前财力应该是处于相对最为薄弱的时候,但是未来的增长空间也是巨大的。

    专家建议,年轻人做房贷业务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收入增长的特点,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并适当地把未来的资金承受能力增加考虑到还款计划中。


NO.6、巧选还贷产品助你省息省心

    目前还有银行推出了新的住房按揭贷款方式,购房者可以将闲置资金存入还款账户,该笔资金就被视为提前还款金额,用来抵扣贷款计息的本金,而利息将会按照剩余本金计算。这样,由于本金不断减少,从而能够有效节省贷款利息,并缩短还款期限。日后有换房需求,可预留公积金作二套用。

    专家表示,对于有换房需求的白领,可以适当为第二套房作打算,预留部分公积金做换房用。“首套房如果折扣还能申请较多的话,可以多用商业贷款,较低利率的公积金贷款可以留到第二次购房时使用。公积金贷款上限为每笔60万元,且放贷时间较长,如果房价过高,购房者可使用公积金和商贷的组合贷款方式。”理财专家表示。


NO.7 考虑楼市行情 不做“冤大头”

    作为刚需一族的你,不管何时出手购买房子,都要记得了解和考虑楼市行情、自身能力、地理位置等。做足这些准备才能买到适合自己的房子。







欢迎光临 南充零距离论坛 (http://bbs.0817c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