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多人遭遇冒充“熟人”“领导”诈骗,有人损失惨重!
骗子招数千千万冒充亲人 朋友同事领导 可以说
只要有“关系”的地方就有可能被骗子利用
在往期的推送中小编也为大家发布了相关类型的诈骗
可近期仍有不少市民遭遇冒充熟人诈骗损失金额几千到上万不等本期就让我们再次通过几个身边的真实案例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典型案例
①冒充公司老板诈骗财务人员易受骗群体:民营企业财务人员6月2日,南部县某机械有限公司出纳人员周女士被人拉入一个QQ群,群内有“公司法人王总”“总经理张某”和“会计何某”,群内“老板们”正在谈论一个投资项目,周女士便以为是公司领导为了工作方便把自己拉进群。随后,“王总”QQ问周女士公司账户上有多少余额,须马上支付该项目合同预付款。紧接着,“王总”发来一个账户,并“指示”周女士将合同预付款转入该账户。按照“老板”的指示,周女士将钱转入指定账户。不久,“王总”又在群里说还要支付一笔合同尾款给另一家公司,并“指示”周女士再次转账。周女士感觉有些蹊跷,便拨打公司领导电话核实,发现被骗时,已向对方账户转账82000元。
作案手法1、骗子通过“企查查”“天眼查”等收集企业相关人员信息,然后发送带有钓鱼网站链接的虚假工作邮件,一旦点击,骗子就能通过木马病毒盗取其社交软件,了解公司人员架构和相关情况。
2、骗子使用伪造的社交软件账号,冒充公司老板新建“临时工作群”,拉财务人员入群。骗子在群里模仿公司老板聊天,谈论公司业务,让财务人员信以为真。3、骗子编造支付“合同保证金、预付款”等理由,“指示”财务人员转账汇款。
警方提示
1、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邮件、网址链接。2、不轻信QQ、微信、邮件中涉及公司转账汇款的信息,尤其是在社交软件中要求转账汇款的,要特别提高警惕。3、完善并严格执行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转账必须按程序审批,并当面向领导本人核实情况。
②冒充熟人诈骗 易受骗群体:经常使用微博、抖音等社交软件聊天的人群、老年人7月7日,高坪区居民马先生在QQ上接到“同学”发来的信息,对方称自己出车祸急需用钱救治,由于自己账户异常,导致无法直接转账到微信账户,于是提出先将自己账户资金转至马先生银行卡上,再由马先生转给指定账户。
随后对方多次向他发送转账成功截图,并以银行延迟到账,急需用钱为由,催促马先生向指定账户转款。马先生并未向同学本人核实,共计向对方提供账户转款11800元。直到该同学在朋友圈发送QQ被盗信息时,马先生才意识到被骗。
作案手法骗子盗用受害人好友的昵称和头像,冒充其好友。以支付账号丢失、手机卡销户、突发紧急状况等为由编造无法付款的谎言,诱骗受害人帮忙代付款项。骗子还会伪造转账成功的截图发给受害人,以“延时到账”为借口要求受害人垫付资金,受害人在骗子的催促下极易垫付资金,转账汇款。
警方提示
眼见不一定为实,有图像也不一定就是真相。破解这类冒充身份的骗局关键在于多方核实,查实真伪。接到自称领导、亲友要求转账、代付款的信息,务必当面或拨打电话核实确认,切勿盲目转账。
③冒充党政机关领导诈骗易受骗群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近日,高坪区某单位员工李先生的微信上收到了一条好友验证,备注是某乡镇党委书记“高某”的名字,李先生没多想就通过了验证。随后,双方在微信上聊了一会,“高书记”称该微信是他的私人微信,可通过该微信沟通联系。几天后,“高书记”说有一笔钱希望通过李先生的银行卡转给一位领导,要李先生给他银行卡账号。李先生便把自己的银行卡号发给了“高某”,不久,“高某”给李先生发送了一个转账5万元的银行转账截图,并讲那位领导不希望“高某”用自己的账号转账,请李先生帮忙把5万元转给这位领导,面对领导的“要求”,李先生立即帮忙转账了5万元到指定账户。直到晚上10时许,李先生发现“高书记”的5万元依然没有到账,于是电话联系该领导,领导告知根本就没有这回事。李先生意识被骗,于是报警。
作案手法 1、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和单位的通讯录,研究单位组织架构、人员组成、联络信息等。一番伪装后,以单位领导身份通过微信添加相关下属为好友。2、骗子用关心下属的口吻,让受害人“如沐春风”降低戒备。骗子甚至会提出帮受害人解决困难,让受害人对个人及事业发展浮想联翩。3、当受害人感觉与“领导”关系更好时,骗子顺势提出各种各样的转账汇款借口,并伪造虚假转账记录等,声称已将钱转入受害人账户,但会延迟到账。4、骗子抓住受害人对领导敬畏、不敢质疑的心理,频繁催促转账,营造紧张气氛,防止受害人核实。
警方提示
1.如遇到自称领导通过微信、QQ等添加好友,并要求转账汇款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确认后再进行操作。
最后为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牢牢守住您的“钱袋子”小编强烈建议您下载安装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的国家反诈中心APP这是一款能有效预防诈骗快速举报诈骗内容的软件我们不但可以学习APP里的防骗知识避免网络诈骗发生提高防骗能力还可以向平台举报各种诈骗信息
来源丨南充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骗和不骗的人肯定是熟悉的人。不然怎么摸仿的象领导的声音。 这个问题严重了,损失谁担呢? 谁也不会相信的 火葬场开后门————专烧“熟人” 多人中招,防骗意识不高 骗子太多了啊 那是专门“杀熟”的 骗子都是一样的 防火防盗防熟人 骗子招数千千万 领导一般情况是不会轻易找人特别是下属涉及金钱问题如果有它一定想骗你 最近诈骗手段层次不穷 你有钱的人,是不会上当受骗的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一个核实电话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说细节决定成败。 伽玛刀 发表于 2023-9-4 10:13
领导一般情况是不会轻易找人特别是下属涉及金钱问题如果有它一定想骗你
这是真的,领导差钱只会找他的铁哥们开口。 现在的骗子很会官场上的东西 简直防不胜防 上当受骗的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提高警惕啊防诈骗 江上人家 发表于 2023-9-4 12:33
骗和不骗的人肯定是熟悉的人。不然怎么摸仿的象领导的声音。
可能是那个什么人工智能AI技术 江上人家 发表于 2023-9-4 12:31
这是真的,领导差钱只会找他的铁哥们开口。
说的有道理